用作教具的,也不是战船战车,而是展开后超过五尺的刺绣精品,有简化版的万国舆图,更有几场对外自卫战争的叙事场景图。
松江学校来的两位女生助教,依着郑海珠的要求,将地理知识和火器操作知识,点滴融于色彩斑澜、丝光夺目的画绣中,没多久,便让公主和张家姐妹听得入神。
英国公的长孙女张薇,十岁年纪,看着性子活泼,也好发问和品评。
她抬头对着郑海珠道:“郑师傅,可巧,我们有一位族中姊妹,也爱绣打仗的画样子,不过,都是前朝事,比如,霍去病抗击匈奴,花木兰为父出征,梁红玉阵前执鼓。”
“哦?”郑海珠莞尔道,“那,若东李娘娘允准,可以让她一道来?”
张薇遗憾道:“她住在开封,远着呢。”
容色沉静的妹妹张茵,此际却开口道:“再远,走水路也就半个多月。那位姐姐能来,倒是有趣,她是绣汴绣的。”
郑海珠越发作出鼓励之色:“咱们上几次课,便去与东李娘娘请个示下。汴绣好哇,你们可知道,我们南直隶的苏绣,就有汴绣的前缘。当初宋室南渡后,许多宫中巧匠到了苏松杭嘉,带去了一些汴绣的绝技针法。”
张茵闻言,欢悦道:“好,我们回府就与父亲和母亲说此事,干脆,请张嫣姐姐,在北京过年吧。”
郑海珠本已落到绣品上的目光,倏地又换了方向,仍是投向张家姐妹。
“哦,你们这位族中亲戚,闺名那字,怎么写?”
“郑师傅,是嫣然一笑的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