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443章 大举东归

时人满为患,仅蒙军就有十二三万,加上人察合台带过来的逃难的牧民,和原本谦州的百姓,小小的谦州城超过二十万人口。

这要和平时期问题也不大,补给也容易,牧民们就养着牛马羊。

但为了逃难,察合台的牧民们只带出来战马,牛和羊,要么杀了,要么留给了宋军。

谦州附近牧养的百姓也全部躲进了城,外面已经不敢牧放,那超过二十万人的补给怎么办?

这会蒙古全国也就一百多万人口吧,加上其他部族,山西河南辽东的汉人不算,将近六分之一的人口都在谦州附近。

来自窝阔台领地的消息,那边的牧民,有的往东谦州跑,因为听说这里有大股蒙军。

有的直接往西北拔都那边跑,因为听说拔都要率西征军队东归了。

反正就是窝阔台领地的牧民们也在逃难,甚至还有拔都领地的人往这边来。

方圆上千里的牧民大部份都往谦州逃了,当地人口还在增加。

察合台和阔端相当头痛。

人口这么多,补给是个大问题。

十一月,东归的蒙军还在万里之外的阿拉斯河刚汇合,宋军在横扫了窝阔台领地之后,转身往东,逼向谦州。

此时谦州蒙军超过十三万,来自拖雷,拔都,窝阔台,察合台四大领地都有。

宋军沙德尔,李平夏部约七万从东,南两个方向,吕文德、孟瑛部约五万多,从西方向。

全军约十二万,从三个方向逼向谦州,准备与蒙军决战。

沙德尔和李平夏原本有十二万人,其中有三万驻扎在叶密立,其余的有驻在其他地方的,也有追进窝阔台领地的。

在横扫了窝阔台领地几个重要的居集点后,沙德尔留了部份宋军驻守各地,从西边带了五万往谦州西去。

李平夏则带着叶密立两万从南往北,往谦州去。

两军出发的同时,李平夏这边才派哨骑通知哈剌合林的吕文德。

因为那边的宋军没有辎重,李平夏这边不动,吕文德和孟瑛也不敢擅动。

得到李平夏这边出兵的消息后,吕文德和孟瑛留下一万驻守哈剌合林,带着五万宋军又等了一天后才出发。

十一月中旬,因为怕被断补给,察合台和阔端已经考虑带着所有人马先撤向拔都早期的封地,阿泰山脉西,也儿的石河上游,等拔都归来,没想到宋军突然出现在谦州西三百多里外。

当时哨骑回来报告,宋军人马不是很多,约五六万,带有民夫在内。

两人心中一动,知道这波宋军是横扫了察合台,窝阔台领地后来的。

此时谦州城中来自各部的蒙军已经超过十三万,阔端认为可以留三万驻守谦州,带十万去打宋军。

但察合台认为现在的宋军阵地战根本打不动,野战也不容易对付,得靠人数绝对的优势去消耗才行。

十万蒙军,怕是不够。

察合台是和宋军打过多次的,知道现在宋军厉害,特别是带了辎重马车的,更不好打。

察合台还想等拔都回来,兵马更多,以人数来消耗,才能和宋军打。

但阔端没和宋军打过啊,而且蒙军向来打仗都是以少打多,这次明明是对面一倍,为何不能打?

关键这段时间他们在谦州让这里的工匠打造了很多石炮蒙军的投石机,就是用来防守和远程打击宋军用的。

阔端认为谦州城打造了上百部石炮,可以和宋军打一打,有了远程攻击手段。

而察合台认为宋军火炮打的更远,蒙军石炮效果可能不是很大。

两叔倒还在为打不打争论,察合台已经开始安排他的族民们继续出城,往拔都领地撤退。

察合台已经感觉到宋军要来打谦州了,为防守不住谦州,只能继续往草原上撤。

察合台动不动就撤,先从自己领地撤到拖雷这边,接着又要往拔都那边撤,这在阔端看来,二叔察合台已经老了,以前的勇士已经磨尽了。

也就在这时,叶密立方向也传来了消息,驻守叶密立的宋军出来了两三万,也往谦州来了。

这时两叔侄确定,宋军要来打谦州。

既然要来打,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全军继续往拔都领地撤,放弃谦州,要么死守,和宋军一决死战。

原本察合台还是想撤的,但十一月二十日,有蒙军哨骑横跨万里,已经来到谦州,通知他们,东归的大军将在阿拉斯河和绰儿马罕汇合,然后一起过来。

当然,哨骑从阿拉斯河过来的时,还不知道拔都和速不台分兵的事,速不台也没到阿拉斯河,但西征蒙军的消息是传来了。

察合台一听信心大增,哨骑过来时还是十月底,现在快一个月过去了,蒙军可能已经接近谦州。

而实际上,速不台的蒙军这会刚刚到吉尔吉事坦附近,距离这里还有四五千里。

此时谦州撤了部份族民,但还有近十七八万人。

察合台和